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,许家印被采取强制措施已经近两年炒股配资官网首页,可他却始终拒绝交代个人资产去向。
清盘人掌握的证据显示,许家印通过技术性离婚将427亿资产转至前妻丁玉梅名下,并在开曼群岛设立23亿美元不可撤销信托基金。
而恒大留下的,是2.4万亿债务黑洞和70万套烂尾楼。
“钱去哪儿了?”这不仅是清盘人的疑问,更是70万未收房业主的血泪诘问。
早几年恒大有多风光,不用多说吧?全国大小城市,只要是稍微繁华点的地方,总能看到恒大的楼盘。
展开剩余91%那时候其他房企都把恒大当榜样,许家印更是凭着这股势头,直接冲到了富豪榜顶端,走到哪儿都是前呼后拥的。
可谁能想到,这风光背后全是“借”出来的?
恒大玩的就是高负债高周转的游戏,手里的钱基本都是从银行、信托还有其他渠道借来的,就靠不停卖房回款来填窟窿。
这明摆着就是个定时炸弹,就等一个引爆的机会。
到了2021年,这颗炸弹真炸了。
房地产市场突然就凉了,以前房子开盘就抢光的场面没了,恒大的房子怎么推都卖不动。
没了卖房的回款,借来的钱到期了根本还不上,资金链一下就断了。
这可不是小事,直接演变成了全国性的麻烦。
恒大在全国的楼盘,几乎全停了工,成了烂尾楼。
数十万业主掏了半辈子积蓄,有的甚至还背着房贷,却连房子的影子都摸不着。
还有那些农民工,在工地上干了大半年,工资却拿不到手,多少家庭因为这事儿愁得睡不着觉。
就这么拖到2024年1月,香港高等法院终于下了清盘令,这意味着恒大正式“凉了”。
可清盘团队忙活了19个月,最后只变现了20亿港元。
要知道,恒大光海外债务就有450亿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3200亿,国内总负债更是高达2.4万亿,20亿连个零头都不够填的。
这时候有人就问了,恒大这么大的盘子,钱到底去哪了?怎么清盘了连点像样的资产都找不到?
原来,早在恒大暴雷前,许家印就已经想好了退路...
早在2020年,许家印就察觉到恒大这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迟早要出问题,于是来了一招“未雨绸缪”,在开曼群岛设立了一个海外信托。
这信托可不简单,当时估值就高达23亿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65亿呢!
而且他把受益人直接写成了自己的两个儿子。
明摆着就是想在风暴来临的时候,把这部分资产和恒大隔离开,就算恒大倒了,自家孩子也能衣食无忧。
当时间来到2022年,恒大的危机已经隐隐有爆发的迹象。
就在这关键时刻,许家印和结婚多年的丁玉梅火速离婚,这离婚时间点太敏感了,正好卡在恒大爆雷前几个月。
紧接着,就有消息传出,许家印直接把427亿资产转到了丁玉梅名下。
这操作,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“技术性离婚”。
丁玉梅拿着这笔钱,摇身一变,在法律层面成了“独立第三方”,跟恒大的债务彻底撇清了关系。
可那些被恒大债务牵扯的债权人、业主还有农民工呢?他们的生活却陷入了困境,而许家印这一手,却把自己的“后路”铺好了。
丁玉梅拿到资产后,也没闲着。
在2022年,恒大深陷危机的时候,她跑到了英国伦敦,在泰晤士河畔切尔西区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,豪掷4.98亿人民币,一口气买下33套高级公寓。
她这么明目张胆地购置房产,难道不怕被查吗?原来,她早就想好了隐匿手法。
她通过5家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(BVI)的离岸公司,来持有这些房产。
再看许家印这边,2023年9月,他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,行动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。
可他也没打算乖乖配合,而是请了一帮强大的律师团队,和香港法院玩起了“隔空对峙”。
不管法院怎么问,他就是拒绝披露任何个人资产信息。
他心里清楚,只要自己咬紧牙关,不交代资产去向,那些资产就还有保住的可能。
不过,许家印以为靠离婚、转移资产就能躲掉3200亿债务?没那么容易!
国家这次直接联动香港法院,打出了一套雷霆组合拳,这场全球追缴战,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。
之前香港法院还主要盯着恒大公司层面,可眼看着许家印和丁玉梅藏得深,策略直接升级。
不再绕圈子,就盯着许家印、丁玉梅个人,还有前高管夏海钧这些核心人物施压。
更厉害的是,法院直接出手,冻结了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价值600亿港元的资产。
面对法院的冻结,丁玉梅急了,开始演起了“苦情戏”。
她向法院提交申请,说自己要抚养孩子,没生活费不行,要求解冻部分资产。
结果法院还真批了,允许她每月从被冻结的资产里取18.6万港元,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7万当生活费。
但这事儿一出来,网上瞬间炸开了锅。
要知道,17万人民币,差不多是300个农民工一个月的收入啊!
那些农民工在恒大工地上干了活拿不到工资,一家人等着钱吃饭,丁玉梅却能每月拿17万当生活费。
这哪是缺生活费,明摆着是想找借口保护之前转移的资产,这操作也太明目张胆了。
现在,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即将到来的关键聆讯。
清盘人这边早就做好了准备,终极目标特别明确——就是要说服法官,下达强制性资产披露令。
只要这道令下来,许家印就再也没法藏着掖着了,他的财富密码就得乖乖交出来。
并且,这场追缴战,不只是为了追回3200亿那么简单,背后的意义大着呢。
首先就是要打破那些想靠“金蝉脱壳”逃债的人的幻想——别以为离婚把资产转给配偶、用离岸公司藏钱就能万事大吉。
天网恢恢,不管躲到哪,只要敢恶意转移资产逃避债务,早晚都得被揪出来。
其次,这也释放了一个全新的司法风向:以前有人觉得公司债务是公司的事,跟个人没关系,可现在不一样了,要是个人参与了恶意转移公司资产,照样要被追究责任。
最后,这对整个资本市场也是个严重的警示——谁要是敢像恒大这样,靠着高负债疯狂扩张,还想着通过不正当手段侵蚀金融秩序,最终都得付出惨痛代价。
现在,国家的追缴行动还在继续,丁玉梅虽然暂时能拿到17万生活费,但她手里的资产迟早得被查清楚。
许家印就算有再多律师帮忙,面对强制性资产披露令的可能,也很难一直撑下去。
这场关乎3200亿的生死较量,到底会以怎样的结果收场?咱们静待结果吧...
参考文献发布于:河南省闻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